梵谷眼中的世界,可能是中毒後的世界。
失意、寂寞﹑孤單,總是無預警在任何時候,也必定的光臨我們人生,現在的我們在許多資源的環境下獲得幫助,那以前的他們呢?面對巨大的悲傷,有如迷途羔羊,需要星星指引方向,給予希望。

Vincent Willem van Gogh
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
1888年 油畫
荷蘭後印象派畫家Vincent Willem van Gogh生活於19世紀,一生被痛苦與孤獨纏繞,他喜歡抬頭仰望夜空,喜歡星星散發的光芒,星星總能觸動到他的深沉情感,給他夢,給他希望。三幅關於星空的作品,也是他廣為人知、後世多人喜愛的作品。

Vincent Willem van Gogh
The Night Café
1888年 油畫
梵谷筆下的星星,總是有一層層光暈,後世眾多醫師及藝術工作者,都提及有可能和長期食用未經實驗的「毛地黃」有關,那是一種有毒植物,其一副作用為「黃視症」,即是看出去的視野,都像套了黃色濾鏡一樣,一切都呈黃色,並且各種顏色都會有光暈。實在是很難去說這對一個畫家來講,到底是好是壞,也許梵谷面對這情況,會跟面對自己心理混亂狀態有一樣的想法。
那天,梵谷幫他的精神科醫生嘉舍,畫人像畫……
嘉舍醫生玩著桌上的毛地黃,問梵谷:「你真的有想要痊癒嗎?」
「我不知道,有時我覺得我享受著這份痛苦。」
梵谷接著問:「其實我覺得醫生你也看起來生病,你生病了嗎?」
嘉舍醫生沒有說話。
嘉舍醫生的畫像中,桌上植物恰好就是毛地黃,整幅畫透漏著濃濃的抑鬱。許多人亦猜測嘉舍醫生自己也是患有精神疾病,畢竟整個人在畫中太顯病態,還是梵谷因為有疾病,所以他眼中的人物也都不快樂呢?

Vincent Willem van Gogh
Portret van Dr. Gachet
1990年 油畫
一直到今天我們還是不知道,梵谷究竟有沒有黃視症?有沒有精神疾病?到底有沒有中毒?畫出來的作品,是因為綜合性疾病,所以呈現這樣風貌嗎?也許所為的中毒不是毛地黃,而是不友善的世界,不適合梵谷的世界。
我們永遠不會有答案,但唯一確定的是,星星之於梵谷就是夢與希望,而梵谷的繪畫,穿過了時間空間,來療癒我們。

Vincent Willem van Gogh
The Starry Night
1889年 油畫
*對話內容為想像,改編自軼史。
*毛地黃,衛教編號:CVS-004
* Victoria Soto Caba(2010)。梵谷。新北市:明天國際。
編輯精選
近期留言